质量工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质量工程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正文

课程特色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01-0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讲解知识点为主,老师进行操作演示为辅,学生普遍感到上课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很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规律要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在教学方法上,该课程采用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教学项目达到掌握相关知识及操作的要求。这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要求,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都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课程中项目设计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精心设计的项目内容,力求贴近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适应且贴近实际的学习情境,这样将使得学习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只有贴近实际应用的项目,才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项目任务,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当面临项目任务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因为当谜底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再好的谜面也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而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应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任务,想一想要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具备哪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看到了自己已经掌握哪些知识,欠缺的是什么,学生所欠缺的部分正是隐含于任务中的新知识点,此时便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独立尝试完成任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跃跃欲试之时,就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之日。此时,应留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时间来尝试完成任务。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在尝试和探索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中获得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任务的最终解决方案。在探索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新的问题,教师应以帮助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给予提醒和指导。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于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

(4)教师主导,启发学生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教学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进行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此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对一些重点和难点应做进一步讲解,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并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或片面的认识。也可由教师或某些同学展示完成任务的方法与过程,让学生进行一下对比,和自己采用的方法有哪些不同,自己的方法是否代价更高或者说自己完成的效果更好,以达到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5)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巩固强化教学效果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教师主要是进行方法的引导,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各不相同,所掌握的知识也会有所不同,容易造成教学知识点的疏漏,因而进行课堂或阶段性归纳总结是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总结规律,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巩固知识,全面掌握知识点,以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在该课程的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围绕着如何解决项目任务展开学习,在探索和实际操作中掌握了相关知识要点。在这种开放式的“以项目带知识”的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是希望学生一定能给出完美的答案,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但能获得成就感,而且也有了探索知识的满足感和快乐感,而这些正是持续学习所需要的有效动机。在知识、信息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即基本信息素质。实践证明,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对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是行之有效的。

2.项目案例实际化

项目设计是“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基础,项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选择设计项目时,不仅要考虑项目的实用性、趣味性,还要考虑到项目的启发性、创新性、系统性和连续性。本课程中我们从企业办公的实际环境出发,选择设计了贴近日常和工作需要的十四个项目进行教学:

项目1:认识与组装计算机

项目2:提高打字技能

项目3: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与操作

项目4:艺术报刊的设计

项目5:求职简历的制作

项目6:长文档的排版

项目7:工资表数据搜集与整理

项目8:工资表数据约束与审核

项目9:工资表数据计算与打印

项目10:工资表数据统计与分析

项目11:新品上市策划与制作

项目12: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

项目13:网络设置与Internet应用

项目14: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以上十四个项目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了知识点的前后贯通。通过课堂制作“项目案例”,课后布置“拓展训练”,让学生从独立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主探索解决方案,当遇到问题时,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给予指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无缝对接,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采用科学的课程考核方法

根据教学过程实际,该课程考核时,其总成绩由平时表现成绩、案例学习成绩、项目制作成绩三个方面。

(1)平时表现成绩

该成绩是指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课堂学习表现进行实时记录,结果记载在成绩册中,最后 根据学生一学期的综合表现计算得分,实行百分制。此项考核的权重系数为0.2。

(2)案例学习成绩

该成绩是指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教学案例掌握情况,计算得分并如实记录到纸质成绩册和电子成绩册中。按百分制计分及核算。此项考核权重系数为0.3。

(3)项目制作成绩

这是考核的重点,指的是是项目教学后,通过布置“拓展训练”,即课后项目,让学生根据课堂上的项目所学,完成课后的“拓展训练”。“拓展训练”完成后,将学生作品通过网上提交、展示,学生可以进行相互评价。该方法除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积极性外,由于作品全部上网展示,有效地杜绝了抄作业现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认真努力去完成作业。根据学生完成的效果,计算项目制作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记录到纸质成绩册和电子成绩册中。求出平均值作为项目制作成绩。权重系数为0.5。

因此,该课程总成绩成绩核算公式为:

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20%+案例学习成绩×30%+项目制作成绩×50%。

上一条:学生评价

下一条: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