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名 称:基于拓展运动的民办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主持人:孙丽娜
一、立项依据
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意义: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要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要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团队意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完善的人格品质等。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紧密联系,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点,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学校与社会的结合点。传统体育教学已经是制约高校体育发展的瓶颈,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要途径。
拓展运动是一种新颖的学习培训方式,通过体验式培训,让学员获得感悟,再通过总结交流提高认识,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丰富和创新,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拓展运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所需场地比较简单,不受性别限制。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拓展运动,可以改善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人多、场地器材少,学生运动不便的局面,也可以改善体育教学的单调、枯燥的现状。拓展运动强调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引入拓展运动有助于推动民办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等,对深化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民办高等教育在党和政府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支持和鼓励下,民办高等教育已在中国蓬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全面建设更高小康社会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未来10年间,民办高校教育必将有更大的发展,但民办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是制约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更主要是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一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起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视,为今后民办高校体育发展提供依据。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Outward Bound这所新型学校并没有因为其历史使命的结束而结束。这种具有独特创意的特殊训练方式也逐渐得到了推广,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1946年,Outward Bound信托基金会(Outward Bound Trust)在英国成立,目的是推广Outward Bound(简称OB)理念,并筹集资金创办新的OB学校,OB信托基金会拥有OB的商标,掌握着该商标使用许可证的发放。1962年曾在戈登思陶恩任教的美国人乔什·曼纳(Josh L Miner)在美国成立科罗拉多OB学校,并于1963年正式从OB信托基金会获得许可证书,成为真正将拓展训练推广开来的人。
将拓展训练在学校教育推广开来的是美国一所高中的校长皮赫(J. Pieh)。经过不懈地努力,皮赫将拓展训练的方法应用于学校教育中,与现存的学校制度结合起来,为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领域。1974年,外展训练实践活动的大纲出台后,得到了世人的瞩目和好评,该大纲被“全美教育普及网络(NDN)”评选为优秀教育大纲之一。随后,在美国高中课程大纲中,一直沿用该计划的学校达到90%。
1964年1月9日,组成OB法人组织(Outward Bound Inc)的文件在美国起草,经过不断地发展,OB学校已经遍及全球五大洲,共有40多所分校。在亚洲地区、新加坡最早建立了OB学校,此后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先后引进这种体验式教育的课程模式。
国内研究现状:1970年,中国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训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个加入Outward Bound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1999年,该组织在广东肇庆建立了外展训练基地,是国内第一个该组织下属的培训基地。
1994年,刘力先生把“拓展训练”这4个字抢先注册,创办了国内第一所专业的体验式培训机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并将其体验式培训产品命名为拓展训练。1995年3月15日成立了“人众人教育”(GROUP),1996年正式创立了培训知名品牌—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以独特的培训模式和新颖的培训项目,给国内的培训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培训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据北京奥特世纪拓展师培训中心整理的数据显示,在国内比较正规且形成规模的拓展培训机构已有328家,而参与组织拓展训练或“类拓展训练”的机构,包括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咨询公司等已超过千余家。
1999年,我国拓展训练在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和提高后,和学校教育在培训活动中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EMBA学员也把拓展纳入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到拓展培训公司参加拓展活动。几乎在同一时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工商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等学校的MBA/EMBA教育中,也纷纷把拓展作为指定课程内容。而拓展运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的手段,在学校得到认同和应用。但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日趋重视学生健康教育的今天,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2002年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的倡导下,我国7所学校进行了野外生存课程的尝试,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引入拓展运动内容。2007年,野外生存训练列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设了拓展训练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民办高校还未开设这类课程。
二、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
(1)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民办高校体育课教学概况;
(3)民办高校公共体育引入拓展运动的可行性;
(4)民办高校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
研究目标:通过引入拓展运动打破原有的枯燥单一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终结性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还体育本色,还学生好动的本性,体现体育的实用性,也为体育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在增长知识、锻炼身体之余,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完善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拓展运动在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中课程化的可行性;
(2)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适合民办高校实际情况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2、实施方案、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实施方案:本课题基于对体育课改革的基础上,从民办高校实际的体育教学出发,寻找适合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对本课题进行研究。
具体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2.51-2012.8文献自资料查阅与资料收集;
第二阶段:2012.9-2013.1课堂教学实验;
第三阶段:2013.1-2013.8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整理数据;
第四阶段:2013.9-2014.1拓展运动教学效果检验;
第五阶段:2014.2-2014.5论文撰写,形成报告。
可行性分析:
(1)政策上的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把调整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发出《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注重三个结合,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
(2)场地、器材和设施以及人员的保障:目前,国内进行的室外拓展运动主要是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民办高校的操场可以作为培训场地,游泳馆可以作为水上项目的培训场地,民办高校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可以作为野外训练的简易场地。公共体育课以行政班级为单位上课,不分性别,因此训练课的人员可以得到保障。
(3)师资力量的保障:拓展训练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组织、监控、引导和归纳能力,而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组织管理学生的经验,大部分教师还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行为等也掌握的比较详细,对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只要对教师进行简单的素质拓展训练培训和学习,就可以胜任拓展训练工作了。
(4)国内外成功经验:国外开展拓展训练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体育课程就有一些与拓展运动相似的项目。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这项运动后,现在已有不少高校将拓展运动的部分项目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课程。目前国内一些拓展训练的专业人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出版了一些相关的专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毛振明等的《学校心理拓展训练》、张吾龙的《潜能与发展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钱永健的《拓展训练》、谢恩杰的《学校拓展训练》等,从这些以往的研究中,可以借鉴、开发适合民办高校的拓展运动项目。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1)本课题的预期成果:拓展训练在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应用的可行性,构建新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方法、教学方法、教学考核)。争取核心论文一篇,学报论文一篇。
(2)本课题研究和实施的范围:民办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也可以为公办和职业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作为参考。
(3)受益学生:每年的新生。
4、项目的特色、创新点及推广价值
本课题特色和创新点:拓展运动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先天体育资源,拓展体育运动的空间和时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克服苦难、互相团结互助的能力等。
传统的体育课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就是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与社会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运动内容丰富多样,类似于游戏,融合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的组织形式,使体育更加生动、活泼。
推广价值:(1)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资源,是学生不仅爱体育也爱体育课;
(2)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是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增强学生体质,更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社会化;
(4)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教学改革基础
1、已进行过的相关研究及成果
2007.3-2008.12进行过《青岛滨海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对策研究》课题,制定出我院大学生体质测试达标标准;
青岛滨海学院院报2009年第2期发表论文《青岛滨海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对策》;
预结题:《民办高校整体性体育课程理论探索与实践》。
2、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现有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学校具备进行公共日语课教学改革的硬件基础:学校具有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足球场等场地设施,全校师生能够支持体育教学改革;同时学校具有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软件环境,能够有效地保证体育教学改革实施;学校逐步发展为以本科教学为主应用型综合院校,不断加强各类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给予体育课程改革充分的支持,另外体育教学场地设施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器材需要进一步补充。
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李淑元.于学东等《青岛滨海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对策研究》青岛滨海学院院级课题;
焉胜彬、孙丽娜、李淑元等《民办高校整体性体育课程理论探索与实践》青岛滨海学院院级课题结题中。
|